3/4 八年之後又四年 【周宸甫老師授課】 | 1.課程說明與本學期進行方式。 2.談眷村必須從頭說起,中日大戰之後又要自己人兵戎相見。以不同角度的記憶來看80年前的那場中國內戰,拆離了許多家庭,歷經多次的遷徙。 |
3/11 失去兒子這個身份後:眷一代男性的角色轉換 【周宸甫老師授課】 | 經歷兩次戰爭洗禮的人們,不論是攜家帶眷還是單身到台灣過生活,各自在父親、丈夫、軍人角色的轉換。以電影裡的外省第一代男性為例,討論眷村男性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的情感流動。 |
3/18 從軍、讀書、混幫派:眷二代男性的複雜情結 【周宸甫老師授課】 | 探討眷村二代的出生以及當時的社會氛圍,以及眷二代的男性與父親之間的複雜情結,是仰望還是逃離。 |
3/25 戶外教學(6小時) 【周宸甫&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本學期的戶外教學將與學員討論,參訪外縣市的眷村園區或是眷村文物館。 討論名單:桃園龜山眷村資源中心、桃園中壢-龍岡忠貞市場、屏東勝利星村、台南水交社文化園區、台南永康南瀛眷村文化館 |
4/1 想婚、想家了-被遺忘的那些英雄們 【周宸甫老師授課】 | 當脫下軍服成為了榮民,「我想回家!」是埋藏心裡多年的願望。討論1988-1989年開放兩岸探親,經過許多人的努力與陳情;也看看「禁婚令」所帶來的單身老兵宿舍,以及落葉歸根的故事。 |
4/8 韌性社區與社區韌性 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講述何謂「韌性社區」與「社區韌性」,並從「韌性」概念的應用轉移來探討當今社區發展現況。 |
4/15 眷村女性的韌性視角 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由不同世代眷村女性的生命力一窺女性在眷村社群中的韌性角色。 |
4/22 從新村到新城—心理韌性觀點 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自眷村移居至改建國宅後,眷戶們的心理環境變化,並探討提升心理韌性的重要性與作法。 |
4/29 從新村到新城—社會韌性與文化韌性觀點 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從社會韌性與文化韌性觀點來探究眷村改建國宅的社區。 |
5/6 從新村到新城—環境韌性與經濟韌性觀點 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從環境韌性與經濟韌性觀點來探究眷村改建國宅的社區。 |
5/13 日久他鄉是故鄉—兩岸關係變遷的認同與失落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隨著兩岸關係的變遷,探討其對外省家庭在不同層面的認同影響。 |
5/20 高雄市社區大學性平影展-岡山社大場 【周宸甫老師授課】 | 參加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辦、港都社大執行之「性平.妳我他的故事」性平影展。當周前往岡山社大觀賞《油麻菜籽》。 |
5/27 日久他鄉是故鄉—兩岸關係的跨世代觀點【葉維俐老師授課】 | 講述不同世代的外省家庭對兩岸關係變遷的看法,並探討眷村第三代在多元的政治環境中,如何觀看兩岸關係。 |
星期一晚上 | 吉光片羽 — 開箱電影裡的人生 |